在香港新流浮山白泥崗之山丘上,有一大墳,雖然是一九七五年乙卯年遷葬,但墳中之人竟然生於南宋時代。此墳中人是陳門晏氏,是香港青衣島陳姓人氏始祖。南宋時代約為公元十二世紀,距今已有約八百年。此墳原葬在青衣島處,因香港政府發展青衣島,而此墳所葬亦是發展地域,因而遷葬於白泥崗。
在青衣島上則另有陳氏古墓,葬於涌美老屋村,根據《青衣傳奇》記載如下:
陳門晏氏墳側碑誌
「陳姓古墓位於島上原老屋村後之山麓,墓主陳僖因在明萬曆廿四年(一五九八年)曾以一千石粟賑飢,受到官府褒揚,被譽為「鄉飲正賓」(意即鄉間德高望重之人)死後厚葬於新安縣深溪山,崇禎末年(約一六三七至一六四四)間遷葬今青衣島,此墓距今有約三百五十年歷史。」
而白泥崗陳門晏氏祖墳,相信曾是青衣島內最遠久之墳穴了。筆者最初堪察此墳,發覺是由香港陳族後人所共同修造的,由此事可証明:
(一)念祖——中國人慎終追遠之情懷,在世界各地實在少見,約八百年前之祖墳,子孫們再次覓地遷葬,並未把遠祖忘記。
(二)團結——從石碑記載,陳族三大房子孫散居香港新界各地,計有燕川之福永、戴、水邊圍。沙井之積隆、茶山。荷坳之仙人嶺、車村、蒲蘆圍、黃閣坑、白灰圍、狗仔坎等地。其後人更組有荷溪(六村)同鄉會重修此墓,付錢築墳之後代有百多人,這是後人團結之力量也。
南宋始祖陳門晏氏祖墳
陳朝祖墳,背山面海,穴點在一小圓金形山崗上,面前正朝后海灣,對岸遠處是中國蛇口,羅城環抱,順弓海灣朝穴,右倒左水,水過明堂後逆朝墳穴,穴兜收左方逆水,右方白虎砂三層,近砂短,外砂長,環抱右方。面前雖正朝后海灣,海水滔滔來朝,但不覺蕩穴,其原因是穴臨處不算低,剛好穴前海灣岸邊,種有矮樹一片,天然地屹立在海灣岸上,一片青綠,構成一大片綠茵平面,把面前之海水遮蓋,成了穴前內明堂,亦可作穴前唇托之用,若沒有此一片矮樹,此墳穴皆不能造葬也,此一片綠茵平面,把穴前海水分隔,使割腳水離開穴前,真氣聚於內明堂也。
晏氏祖墳面前明堂羅城
陳氏古墳正是山勢來緩格局,因羅城在遠岸環抱,本身龍砂欠缺,所以只得內外兩明堂,穴無近案,近穴矮樹林只好作內明堂,其範圍度剛好,而右方遠處有白虎砂環抱內堂,甚配合也。而明堂之看法,現筆者公開其口訣如下:
(一)明堂不可太——明堂若太,氣則蕩,曠蕩則不能藏風聚氣,若外明堂太,則內明堂要緊聚,外明堂不怕大,只要外明堂左右兩邊遠處有大山關欄,穴前不見亦可。但內明堂則不能蕩,真氣不聚也。
(二)明堂不可太窄——不論內外明堂,切不可狹窄,太窄則氣局促,亦不可狹而長,長狹明堂,易犯水走之病,或犯前水沖穴也,因明堂狹長必易水來或水去也。內堂若窄則要緊聚,不可狹窄而長。
(三)明堂中心不可有惡石或山丘沖穴——明堂寬狹除要適中外,還要避免歪斜欹側,更要避免小圓峰內抱,此應墮胎或有眼疾之病等。
《地理囊金集註》論明堂亦云:
此段說明若來龍勢急,其結穴處高度與龍虎二山相若,而前山高遠,則龍虎侍砂(左右近砂)外稱為外明堂。以外明堂為中心,四週有山圍繞著明堂,穴前又有曲折水流由遠而近朝穴,甚好之明堂也。
在劉謙著《地理囊金集註》論明堂有云:
「夫明堂有二說。有內明堂。有外明堂。凡山勢來緩。平平結穴。龍虎環抱。近案當前。即當論內明堂。」
陳氏古墳正是山勢來緩格局,因羅城在遠岸環抱,本身龍砂欠缺,所以只得內外兩明堂,穴無近案,近穴矮樹林只好作內明堂,其範圍度剛好,而右方遠處有白虎砂環抱內堂,甚配合也。而明堂之看法,現筆者公開其口訣如下:
(一)明堂不可太——明堂若太,氣則蕩,曠蕩則不能藏風聚氣,若外明堂太,則內明堂要緊聚,外明堂不怕大,只要外明堂左右兩邊遠處有大山關欄,穴前不見亦可。但內明堂則不能蕩,真氣不聚也。
(二)明堂不可太窄——不論內外明堂,切不可狹窄,太窄則氣局促,亦不可狹而長,長狹明堂,易犯水走之病,或犯前水沖穴也,因明堂狹長必易水來或水去也。內堂若窄則要緊聚,不可狹窄而長。
(三)明堂中心不可有惡石或山丘沖穴——明堂寬狹除要適中外,還要避免歪斜欹側,更要避免小圓峰內抱,此應墮胎或有眼疾之病等。
《地理囊金集註》論明堂亦云:
「凡山勢來急。垂下結穴。龍虎與穴相登。前案高遠則當論外明堂。外明堂必須兩邊寬展。不可窄狹。四山圍繞。略無空缺。又見外水曲折。遠遠朝來。斯為外明堂之善也。」
此段說明若來龍勢急,其結穴處高度與龍虎二山相若,而前山高遠,則龍虎侍砂(左右近砂)外稱為外明堂。以外明堂為中心,四週有山圍繞著明堂,穴前又有曲折水流由遠而近朝穴,甚好之明堂也。
這陳朝墳穴雖不是真龍結穴,但仍可取用,尤以葬遠祖最好,其主峰星辰父母屬圓金形,雖是獨峰山丘,但甚有情,四週亦有山關欄。穴之可取,其原因如下:
(一)孤峰山丘上,穴雖不高,但山勢陡斜,只靠前面矮樹群作唇兜收真氣,故可用也。
(二)雖是孤峰父母山,但來龍從後直來,而遠處羅城及白虎遠山圍繞關欄,故可取用。《雪心賦》卷二有云:「單山亦可取用。四面定要關闌。若還獨立無依。切忌當頭下穴。」
(三)墳穴面向后海灣之蛇口,前左方是伶仃洋,正是珠江出口,墳穴前收珠江逆水,故可用。
陳門晏氏墳碑
此墳穴有缺點兩個,茲列如下:
(一)穴之近方左邊山脈欠高,遠方左山欠缺。
(二)穴之父母星辰欠高,天柱星低也。
這兩點瑕疵不算大,可用人工修造,補其不足。陳氏祖墳經歷差不多八百年,子孫後人眾多,並且能覓地再遷葬,他們團結及念祖的精神,實令筆者敬佩。
寫一偈曰:
孤峰臨海岸
唇化氣蕩
羅城四山繞
逆收灣水瀚
(本篇完)
羅城四山繞
逆收灣水瀚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